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 现场联合作战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建设方案






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
现场联合作战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建设方案
(征求意见稿)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

二○二二年一月





   

1 建设背景    2

2 试点建设成效    2

3 建设目标    3

4 建设原则    3

5 方案设计    4

5.1 应用模式    4

5.1.1 城市复杂建筑灾害事故救援    4

5.1.2 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救援    7

5.2 关键通信装备层级化配备要求    10

6 关键装备主要技术参数    13

6.1 语音通信类    13

6.1.1 语音自组网基站    13

6.1.2 语音综合调度台    13

6.1.3 消防对讲机    13

6.1.4 骨传导降噪耳机    14

6.2 图像传输类    14

6.2.1 图像自组网基站    14

6.2.2 背负式自组网单兵图传    14

6.2.3 手持式自组网单兵图传    15

6.3 综合定位类    15

6.3.1 综合定位单兵终端    15

6.3.2 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16

6.3.3 综合定位信标    16

6.3.4 内攻登记装置    17

6.3.5 综合定位平板终端    17

6.4 卫星通信类    18

6.4.1 轻型卫星便携站    18

6.4.2 超轻型卫星便携站    19

6.5 辅助保障类    21

6.5.1 便携对讲机充电电源箱    21

6.5.2 便携式天线塔    21

7 兼容互通要求    22

8 建设要求    22

建设背景

“十三五”时期,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全国消防应急通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各地推动应急通信队伍实体化运行,狠抓拉动测试、实战实训和跨区域演练,磨合优化运行模式、保障机制和规程,初步构建了上下一致、运行有序的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在重大安保和灭火救援任务中,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保障支撑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成立后,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同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层地下建筑、超大综合体建筑大量涌现,洪涝、泥石流、地震等大范围自然灾害频发,通信保障和消防员安全管控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特别是在开展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灭火救援时,现场指挥员不能有效掌握内攻人员的所在位置和生命体征,现场音视频信号覆盖存在盲区,通信指挥秩序混乱等问题,一直未有效解决。

为深入贯彻部党委和黄明部长决策部署,消防救援局抽调了业务骨干,会同辽宁消防救援总队,在大连成立了工作专班,按照从“最末端”倒逼“大改革”、以“小切口”来做“大文章”的思路和理念,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融入现场联合作战指挥全过程,规范应用模式,深入基层开展试点建设,初步解决了大型灾害现场多支力量联合作战时“内攻定位难、通信覆盖难、指挥秩序乱”等问题,形成了“大连模式”。为巩固试点成果、快速形成战斗力,消防救援局决定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形成建设方案,指导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加快开展建设,配齐关键通信装备,形成操法战法,有效破解“两难一乱”难题,为打造现代化指挥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试点建设成效

消防救援局围绕破解“内攻定位难、通信覆盖难、指挥秩序乱”等现场联合作战难题,指导辽宁总队和大连支队,将窄带、宽带自组网、综合定位等技术与作战指挥机制有机融合,大幅提升了现场联合作战指挥效能,具体建设成效包括:

1、优化现场安全管控手段。完善现场安全管控规程,利用室内精准定位技术,将救援人员内攻定位精度优化到1米以内,利用生命体征监测、三维快速建模、现场扫码等技术,使现场指挥员实时掌握单兵和班组的所在位置、生命体征、行动轨迹,淘汰了人工登记、填表打勾等旧办法,有效降低了作战安全风险。

2、提高复杂环境通信覆盖能力。综合运用语音、图像自组网等技术,探索了一套建设内外配合、灵活布点的应用模式,打通了复杂建筑内部的通信盲区;同时针对河南抗洪抢险中遇到的地铁通信难题,选用语音、图像自组网设备,采用“有线+无线”组合布设方式,在大连、沈阳等地的地铁站进行多次测试,实现地面—地下三层的信号全覆盖,以及地铁隧道内部纵深3公里音视频传输畅通。

3、快速实现大型现场组网。架设覆盖全场的指挥专网,制定语音通信规程,规范各指挥层级通信频道,要求每名指挥员必须配备和使用对讲机,有效解决大型灾害现场指挥乱、组织乱、通信乱等共性问题;利用无人机开展侦察测绘、通信中继、喊话照明、物资投送等集群化作业,发挥辅助支撑效能。

建设目标

在总结“大连模式”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重点针对高层、地下、大型综合体等城市复杂建筑,以及地震、洪涝、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需要,在现有通信装备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公网、专网资源,以内攻人员定位、图像和语音通信覆盖为关键点,指导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加快开展现场联合作战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建设,快速形成战斗力,破解现场音视频通信覆盖难题,提升消防员作战安全管控效能。

建设原则

1、实用性

选用的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应成熟稳定、性价比高,具备故障分析和容错能力,具备公网、Mesh、Wifi、卫星等多种网络接入能力,确保通信顺畅,同时达到路由抗毁,提高装备在灾害事故现场的可用性

2、兼容性

选用的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应兼容目前消防救援队伍已使用的各类通信终端,充分利旧,采用市场通用的接入标准,整合多种通信手段和现有通信装备,实现配备的关键应急通信装备与现有及未来各类通信终端间的互联互通。

3、便捷性

选用的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应具备轻型化、模块化、集成化的特点,一键开机、操作简单,贴近基层实战需要,能够按照灾害事故类型和灾害现场网络的实际情况,快速投入战斗。

4、扩展性

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建设的不同阶段应可灵活扩展规模和功能、升级软件版本,具有不断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便于装备将来改造、扩容、升级。同时,鼓励各地在“大连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不断创新,实现新技术、新装备与新机制、新战法的有机融合,争取创造出更多的“辽宁模式、大连模式”。

方案设计

应用模式

按照城市复杂建筑和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救援两类景,分别对关键应急通信装备的应用模式说明如下。

城市复杂建筑灾害事故救援




城市复杂建筑是指高层、地下、大型综合体等建筑,此类建筑往往因为结构复杂,对信号屏蔽和衰减严重,造成内部存在大量通信盲区。如图,该类灾害事故救援关键应急通信装备由综合定位、图像、语音采集、传输及现场调度指挥等设备组成,下面分别按照不同层级消防救援队伍应用模式说明如下:

1、综合定位类

(1)队(站)级队伍到场后,安全员在建筑物入口使用内攻登记装置对所有内攻人员扫码登记(内攻人员须佩戴综合定位单兵终端及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2)内攻人员进入建筑物后,可通过综合定位单兵终端查看相互之间的距离、方向、高度差,发出手动或静止报警信号,接听指挥员发出的撤离、呼叫等语音命令。

(3)在深入内攻过程中,内攻人员使用综合定位单兵终端的部署引导提示,在信号较弱的地点部署综合定位信标,扩展信号覆盖范围,同时,通过安全出口、着火点、水源地等重要位置部署综合定位信标,可以引导其他内攻人员快速到达所在位置。(4)指挥员通过综合定位平板终端实时掌握本级所有队员的位置、生命体征、空呼压力等信息,如发现内攻人员数据异常(如空呼压力过低,生命体征不正常等),需紧急撤离时,可一键向内攻人员综合定位单兵终端发布定向撤离声光信号,并可通过相对位置通知距离最近的消防员赶往增援。

(5)总/支队全勤指挥部出动过程中,指挥员可通过综合定位平板终端预先查看着火建筑的三维建模、周边地理情况、已到场人员数量位置等信息,查看本级及下辖单位人员的位置及生命体征信息,并将该信息回传后方指挥中心,供现场及后方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整力量部署。

(6)总/支队全勤指挥部可在灾害现场灵活分配综合定位类设备,确保现场所有内攻人员均有佩戴。

2、语音图像组网类

(1)辖区大队和消防救援站到达现场后,指挥员利用三级战斗网对讲机向现场队伍下达作战任务部署,遇有结构复杂、信号屏蔽严重的建筑物,语音通信不畅时,由内攻人员随时架设语音自组网基站(如有),延伸对讲机信号,打通现场三级战斗网。

(2)支队全勤指挥部到场建立现场指挥部后,根据建筑周边及内部结构情况,支队通信保障分队在建筑外部、内攻消防员在建筑内部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架设语音自组网基站(针对室内布设,可将语音自组网功率调整为10W/25W,用于地铁隧道、高层楼顶或在便携式天线塔顶端架设,可将功率调整为45W),打通现场各级指挥员之间的二级指挥网,消除通信盲区;接收的图像信号由流畅转变为卡顿时,架设图像自组网基站实现高层、地下建筑内部图像信号覆盖(需要选取离墙、窗近的位置架设语音、图像自组网基站,架设位置应不影响进攻及撤退路线并放置明显标识,并测试通信效果)。根据实际测试结果,一台语音自组网基站可覆盖建筑内地上10到15层、地下1到2层,一台图像自组网基站可覆盖建筑内地上5到8层、地下1到2层,根据救援现场建筑实际和通信效果,再视情增加基站架设数量。

(3)总队全勤指挥部到场后,统筹开展现场各级消防救援队伍通信组网规划,确保指挥畅通有序。若建筑内外部仍存在音视频信号覆盖盲区,则由总队统筹现场通信保障力量,在支队架设图像、语音自组网基站基础上,灵活利用周边地形及装备(如利用便携式天线塔、举高消防车、系留无人机、附近其他高层建筑等)架设基站进行补点,保障各救援队伍与现场指挥部的二级指挥网互联。

3、骨传导降噪耳机

指挥员和消防员在现场嘈杂环境(如开展内攻破拆和地铁搜救灭火等)下,通过使用骨传导降噪耳机配合PTT套件,既可解放双手,又可以降低噪声,提升作战现场的通话质量,保证指令的上传下达。



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救援






重特大自然灾害是指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现场,此类灾害受灾面积大、参战力量多,容易造成现场通信秩序混乱,且灾区既有公共通信网络往往受损严重,需要在现场架设覆盖各救援区域的专用通信网络。如图,该类灾害事故救援关键应急通信装备由图像、语音等信息采集、传输等设备组成,下面分别按照不同层级消防救援队伍应用模式说明如下:

1、卫星通信类

(1)辖区队(站)级前突小队到达灾害现场后,选取有利位置架设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如有),搭建通信值守台,建立与后方各级指挥中心稳定的音视频通信,并利用小型无人机,就地开展空中航拍,侦察前突点附近小范围内灾害现场情况,回传后方指挥中心。

(2)临近多个队(站)级前突小队到场后,按照任务分工,分别架设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如有),建立各通信点与后方指挥中心的音视频通信,多维度、多角度掌握灾害现场整体态势。

(3)总队/支队前突通信分队到场后,依托卫星通信车或卫星便携站搭建现场指挥部,开辟现场通信资源汇聚“中心”,建立各通信点与现场指挥部的卫星链路。

2、图像、语音组网类

(1)因自然灾害造成现场公网基站损毁,形成大面积通信盲区时,支队前突通信分队采用多种方式(如利用现场高点、便携式天线塔、系留无人机等)架设图像、语音自组网基站,建立覆盖现场各救援区域的二级指挥网,保障队伍内部之间的通信互联

(2)当现场参战内、外部单位和力量较多时,现场指挥部通信员可通过语音综合调度台接入现场不同通信制式设备,实现与现场各内、外部参战单位的协同作战,同时也可在现场指挥部对二级指挥网信道进行监听,实时掌握现场作战态势。此外,现场多支救援力量使用的摄像机、各类单兵图传等其他图像采集传输设备可通过有线、无线方式接入背负式/手持式自组网单兵图传,进而实现前方采集视频图像的采集与回传。

(3)总队及邻近支队前突通信分队到场后,由总队统筹开展现场通信组网规划,确保指挥畅通有序。若灾害现场仍存在部分音视频信号覆盖盲区,则由总队统筹现场通信保障力量,在支队架设的图像、语音自组网基站的基础上进行补点(如采用大载重、系留无人机挂载自组网基站的方式消除整个灾害现场音视频信号覆盖“空白点”。

(4)灾害现场的公网单兵图传、背负式/手持式自组网单兵图传及其他音视频信号通过自组网网络接入现场指挥部骨干网中,并根据现场网络情况,通过有线/无线公网、卫星等方式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

(5)当发生大震巨灾时,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携带的自组网基站也可与应急管理部租用的翼龙无人机挂载的自组网基站互联,共同构建“空中、高点、地面”一体化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实现大面积自然灾害现场音视频通信网络全覆盖。经实测(测试时语音自组网基站使用25W功率,图像自组网基站使用10W功率),采用翼龙无人机、系留无人机、旋翼无人机配合便携式天线塔高点、地面补点等多种方式组合架设自组网基站后,可实现语音100公里、图像80公里以上的通信覆盖距离;在无法采用大载重、系留无人机挂载自组网基站方式且无明显遮挡的情况下,通过地面利用便携式天线塔高点架设、地面补点等方式组合架设时,可实现语音30公里、图像10公里以上的通信覆盖距离;在地铁隧道中单台自组网基站可实现700以上的通信覆盖距离。



关键通信装备层级化配备要求

根据辽宁大连试点经验,针对“内攻定位难、通信覆盖难、指挥秩序乱”等问题,聚焦内攻人员定位、现场图像语音组网所需装备,按照总队、支队、大队、站四个不同层级提出以下关键通信装备层级化配备要求,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在充分利旧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建制、辖区建筑及灾害类型特点等开展建设。


序号
设备名称
总队级
配备数量
支队级
配备数量
大队级配备数量
站级配备数量
备注







城区
郊县
特勤站
普通站


1
语音通信类
语音自组网基站
≥6套
≥4套
按需配备
/
按需配备
/
辖区具有高层、地下、大型综合体等复杂建筑或地铁沿线的消防救援站按需配备
2

语音综合调度台
≥1套
≥1套
/
/
/
/
可利旧现场指挥部已购设备
3

消防对讲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已有符合PDT数字集群制式对讲机的单位可以利旧;
当地对讲机频率、制式有另行规定的单位(如北京、上海总队等),可不参照此配备数量。由总队、支队统筹配备
4

骨传导降噪耳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1.25台/人
与消防对讲机数量按1:1成套配备
5
图像传输类
图像自组网基站
≥6套
≥4套
/
/
按需配备
/
 
6

背负式/手持式自组网单兵图传(摄像机等采集设备可利旧)
4
4
/
按需配备
按需配备
/
处于大震巨灾高风险地区的大队级消防救援队伍按需配备
7
综合定位类
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40台※
≥32台※
/
/
≥8台
≥8台
每个消防救援站配备2组(一主一备),每组含4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4台综合定位单兵终端、2台综合定位信标、1台内攻登记装置,满足1个攻坚组内攻需要;
有条件的消防救援站建议指挥员、消防员每人配备1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和综合定位装置;
总队、支队所配设备可在灾害现场灵活分配,确保内攻人员均配备到位
8

综合定位单兵终端
≥40台※
≥32台※
/
/
≥8台
≥8台

9

综合定位信标
10台
8
/
/
≥4台
≥4台

10

内攻登记装置
≥4台
≥3台
/
/
≥2台
≥2台

11

综合定位平板终端
≥4套
≥3套
/
/
≥1套
≥1套
可与移动指挥平板共用
12
卫星通信类
轻型卫星便携站
≥2套
2
/
/
/
/
 
13

超轻型卫星便携站


/
按需配备
按需配备
/
处于大震巨灾高风险地区的大队级消防救援队伍按需配备
14
辅助保障类
便携对讲机充电电源箱
≥4套
2
/
/
/
/
 
15

便携式天线塔
按需配备
按需配备
/
/
/
/
 
说明:
1、此配备要求仅包括内攻人员定位、现场图像语音组网等城市复杂建筑及重特大自然灾害现场联合作战所需关键应急通信装备,其他公网单兵图传、卫星电话、北斗有源终端等通信装备按相关要求配备;
2、各级消防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有优于方案中技术指标的设备或其他特殊需求,可在遵循方案技术路线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需开展建设;
3、配备要求中的数量为最小数量,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在充分利旧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建制、辖区建筑及灾害类型特点等开展建设。其中,“按需配备”是指该层级消防救援队伍可结合本单位实际灵活选择是否配备和配备数量,“/”是指该层级消防救援队伍无需配备。
4、总队、支队级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综合定位单兵终端中的“※”是指该配备数量为参考数量,在满足大型救援现场内攻人员均配备到位的前提下,省、自治区总队优先保障支队级配备数量,可适当减少总队级配备数量,直辖市总队优先保障总队及协作区支队配备数量,其他支队配备数量可适当减少。
5、消防对讲机配备数量中的“台/人”,在总队、支队级消防救援队伍中是指全勤指挥部的人员数量,在队(站)级消防救援队伍中是指指挥员和消防员数量。













关键装备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方案设计要求,涉及到的关键装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其中“*”技术参数为核心参数,各级消防救援队伍采购的装备必须满足该参数要求,其他技术参数为推荐性参数,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可结合本级实际进行微调。

语音通信

语音自组网基站

*级联要求:级联4之后延时≤0.5s

*操作便捷、支持一键式开机、随地架设、预设频率;

*兼容性:支持标准PDT对讲机接入

*频率范围:350-400MHz;

组网要求:支持有线、无线联网以及有、无线混合组网

具备有PTT按键、麦克、喇叭、爆闪灯;为方便部署,基站须有声音提示及信号强度显示;为方便回收,可远程控制声光提示;内置公网4G/5G模块

发射功率:10W/25W/45W功率可调;

防护等级:≥IP67(含电口、光口、供电等相关接口);

定位:支持北斗GPS定位;

支持低电量告警提示,电池支持快捷更换,支持电池单独充电,电池自带智能电量显示;

接口:光纤防水接口、防水航空网口、防水航空接口;

重量:≤4.5kg;

显示屏:≥2.0寸;

工作时间:≥20小时。

语音综合调度台

采用便携一体化设计,配备支持软件定义的操作面板,主要功能包括:呼叫、接听、监听、会议、保持、集群/常规对讲、录音等;

*多制式接入:支持接入350M、370M、400M频段的PDT/DMR/模拟终端,支持接入MPT、Tetra、模拟对讲机、有线电话、PoC、公网手机等终端;

操作简单、快捷,支持预案设定,支持单呼、组呼、强插和多方会议,并全程录音;

双通道:配备调度及监听双路声音通道,可在调度的同时,监听其他通话;

消防对讲机

*兼容性:支持接入语音自组网基站

*性能要求:频率范围:350-400MHz,发射功率:1~4W可调;

功能要求:具备一键选网功能(三级)、支持多优先级功能、具备一键报警撤离功能、支持全程录音、录音文件导出功能;

外观要求:显示屏:≥2.0英寸,键盘:尺寸≥10×8mm(L×H);

电池:按百分比显示剩余电池电量;工作时间:≥12小时;

内置蓝牙模块、内置北斗GPS模块;

防护等级:≥IP67。

骨传导降噪耳机

采用骨传导技术体制,通过感知震动拾取话音;

信噪比:≥50dB;

频率响应:至少支持100~10000Hz;

防护等级:IP57

具备高噪声环境下的噪声抑制功能在90dB噪声环境下可辨识通话

配备PTT套件适用于各种双手不能离开设备的任务;

对讲机连接线缆具有防拉拽设计。


图像传输类

图像自组网基站

*操作便捷、支持一键式开机、随地架设;

*单跳无线传输速率≥80Mbps,级联6跳之后最末带宽≥8M

同时支持512-582MHz和1420-1520MHz工作频段。中心频点可调,10MHz和20MHz频宽可调,支持频段内自动跳频选择干净频点;

发射功率10~20W,每个频段均支持双发双收;

可同时接入1.4GHz和500MHz单兵终端,且两频段数据吞吐量同时均≥80Mbps;

接口要求:光口≥2个,网口≥1个,支持WiFi和4G/5G公网;

支持有线(光口、网口)与无线混合组网:基站间可通过有线互联,且终端可在基站间平滑切换,业务不中断;

基站具备显示屏幕,可以查看设备状态、链路状态、与相邻基站或终端的直线距离等,支持通过屏幕按钮快速配置;

防护等级:≥IP67;

重量:≤6kg;

工作温度:-30℃~+65℃;

工作时长:≥12小时,待机时长≥24小时;

支持GPS和北斗定位;

提供移动端APP和PC端WEB管理工具,支持拓扑呈现、设备和链路状态监测、数据配置等功能。


背负式自组网单兵图传

*配置全向天线情况下,视距场景与图像自组网基站间传输距离≥4km,且无线传输速率≥4Mbps;

支持512-582MHz或1420-1520MHz工作频段。中心频点可调,10MHz和20MHz频宽可调,频点可自动与图像自组网基站保持同步;

发射功率1~2W,支持双发双收;

接口要求:提供HDMI视频和3.5mm音频接口,提供网口,支持WiFi、蓝牙接入,支持接入4G/5G公网;

防护等级:≥IP67;

重量:≤1.2kg;

工作温度:满足-30℃~+65℃;

工作时长:≥6小时,待机时长≥12小时;

支持GPS和北斗定位;

提供移动端APP和PC端WEB管理工具,支持拓扑呈现、设备和链路状态监测、数据配置等功能。


手持式自组网单兵图传

*配置全向天线情况下,视距场景与图像自组网基站间传输距离≥500m,且无线传输速率≥4Mbps;

支持512-582MHz或1420-1520MHz工作频段。中心频点可调,10MHz和20MHz频宽可调,频点可自动与图像自组网基站保持同步;

发射功率300~500mW,支持双发双收;

接口要求:提供HDMI视频和3.5mm音频接口,提供网口,支持WiFi接入;

防护等级:≥IP67;

重量:≤0.8kg;

工作温度:满足-30℃~+65℃;

工作时长:≥6小时,待机时长≥12小时;

支持GPS和北斗定位;

提供移动端APP和PC端WEB管理工具,支持拓扑呈现、设备和链路状态监测、数据配置等功能。


综合定位类

综合定位单兵终端

*定位精度:可以准确测量人员相互间的距离,水平、垂直测距精度≤1m,可显示和播报实时测量数据

*方向定位:可通过数值引导,准确辨别人员所在方向

*高度定位:在人员处于不同楼层的情况下,准确测量人员间的高度差,辨识正确楼层,通过屏幕显示和语音播报实时测量数据;

室外定位:支持北斗和GPS可定位人员所处经纬度,误差≤10m;

自动开机:人员携带设备出警时,设备自动开机;

定位数据可实时同步至消防综合定位系统;

防护性能:IP68,符合本质安全防爆标准要求

重量:≤250g;

电池:在符合消防员个人防护类设备国标《GB27900-2011》规定的自动或手动报警状态下,设备连续运行时间≥6小时;

显示:OLED显示屏。

生命体征监测装置

*心率:实时采集并在屏幕上显示人员心率;

*身份标识:通过APP把设备与人员身份绑定,设备屏幕上显示人员身份,使用内攻登记装置扫描设备可以登记人员身份,使用综合定位单兵终端扫描设备可以确定人员身份并读取心率;

*队形保持:2个及以上设备组成一个小队,在屏幕上显示人员相互间的距离。测距精度≤1m,在空旷环境下,测距半径≥100m;

生命体征数据支持通过蓝牙传输至综合定位单兵终端,并可实时同步至消防综合定位系统;

防护性能:≥IP68,符合本质安全防爆标准要求;

电池:在日常使用状态下,连续运行时间≥7天;

显示:OLED显示屏。

综合定位信标

*定位引导:设备可以标记安全出口、着火点、水源地等重要位置,综合定位单兵终端可以测量与定位信标之间的距离、高度差和方向,快速找到定位信标所在位置。测距精度≤1m;

*信标定位:在大型综合体内部署综合定位信标,可定位附近人员,并在三维模型中显示,综合定位信标定位附近人员的精度≤1m

*具有中继转发功能,转发报警信号的单跳传输距离≥2.5km,支持10跳转发;

坐标定位:支持北斗和GPS可定位人员所处经纬度,误差10m;

信标数据可实时同步至消防综合定位系统;

防护性能:≥IP68,符合本质安全防爆标准要求;

重量:≤250g;

电池:设备连续运行时间≥6小时;

显示:OLED显示屏。

内攻登记装置

*登记进场和出场人员的身份、时间、空呼压力,自动提示压力不足等预警信息,安全员可通过系统发出撤离信号;

*登记功能:可以扫描综合定位单兵终端、生命体征监测装置等设备,采集并在屏幕上显示进出场的时间、空呼压力、人员身份;

*自动判断进场压力:可以设置进场压力合格标准,设备自动判断进场压力是否合格,通过语音和灯光提示;

撤离功能:可以向内攻人员发出撤离命令;

可以切换登记扫描模式,采用单次扫描,安全员可以逐一检查进场人员完整信息,采用连续扫描可以先快速登记所有进场人员,然后安全员统一检查所有人员信息是否合格;

内攻登记数据可以实时同步至消防综合定位系统;

灯光:具有绿、黄、红三种颜色的LED灯,模拟信号灯的颜色,更明显的提醒人员是否可以进场;

防护性能:≥IP67,符合本质安全防爆标准要求;

重量:≤350g;

电池:在不间断的扫描登记内攻人员的使用状态下,连续运行时间≥6小时;

显示:OLED自发光显示屏。

综合定位平板终端

*三维建模:对于层高、外形轮廓基本一致的普通高层建筑,三维建模时间≤30秒,对于常见的包括裙楼和主楼的商业综合体,三维建模时间大约3分钟。三维模型包括建筑位置、裙楼等多级建筑物轮廓叠加、楼层数目、层高、平面图可清晰区分地上楼层、地下楼层、楼层数字和楼层高度,支持多点触控操作,旋转、放大、缩小、平移等;

*人员位置标绘:可以在三维模型中实时标绘人员位置,包括人员所在楼层,以及在楼层平面中的位置。可以在地图上实时标绘室外人员位置;

由1台便携网关、1台定位信息显示终端组成监控现场人员室内室外位置分布、生命体征、空呼压力等,定点发出撤离信号;

数据采集:可以采集显示空呼压力、生命体征、报警状态、内攻登记、环境温度等信息。以心率曲线、高度轨迹曲线等方式直观体现;

定向撤离:可以对某个建筑物中的内攻人员定向发送撤离命令,并统计每个人的应答情况。也可以对单人或者全体人员发送撤离命令;

定位搜救:可以接收并自动弹窗提示人员报警信号,系统根据高度差较近和距离较近的原则,自动确定搜救优先人员,并实时刷新搜救人员与报警人员之间的距离和高度差;

离线地图:具有下载离线地图功能,在断网情况下,基于离线地图继续运行软件;

终端的所有数据都实时同步至消防综合定位系统,并支持对外提供http标准协议接口,用于智能指挥、一张图等消防其他业务系统调用。

公网和自组网融合通信:在同时具备公网和自组网,或者只具备其中任意一个网络的情况下,可运行三维建模、人员位置标绘、数据采集、定向撤离、定位搜救等功能;

重量:便携网关≤250g定位信息显示终端依据屏幕尺寸不同,重量不同;

电池:设备连续运行时间≤6小时;

显示:定位信息显示终端屏幕尺寸≥10寸,分辨率≥1920×1080

防护等级:IP65。


卫星通信类

轻型卫星便携站

*整站指标:

天线形式:抛物面天线;

寻星时间:≤5分钟;

重量:≤16kg;

携行尺寸:≤600×450×300mm;

供电管理:可拆卸锂电池,容量≥300Wh;

电池续航:≥2小时;

系统功耗:≤120W;

整机防护等级:≥IP66;

入网标准:可以接收消防救援局卫星主站网管信号,接入消防救援局卫星网卫星主站;

*射频发射性能:

工作频段:13.75~14.50 GHz;

系统增益: 39.2+20log(f/14.25) dBi;

RF输出范围:14.0-14.5 GHz;

本振频率:13.05 GHz;

额定输出功率:≥16W;

本振参考:10 MHz;

*射频接收性能:

工作频段:10.70~12.75 GHz;

系统增益:38.1+20log(f/12.50) dBi;

RF输入范围:12.25-12.75 GHz;

本振频率:11.3 GHz;

P1dB输出功率:5dBm;

本振稳定度:±5kHz(PLL型);

机械性能:

方位范围:90°~ 360°手动连续可调;

俯仰范围: +15°~ +75°手动连续可调;

极化方位: ±90°手动连续可调;

接口:

接口类型:至少具备供电、有线、扩展调测接口,具有WiFi无线功能;

无线:频率2.4GHz、支持IEEE802.b/g/n、发射功率≥500mW、无线速率≥100Mbps;

环境条件:

使用温度:-30℃~+65℃;

储存温度:-40℃~+75℃;

工作海拔:≥5000m;

相对湿度:0%~100%。

运输箱:

运输箱可将整套天线连同专用背包一起收纳,满足物流运输、产品堆叠、长期封存,有效保护设备安全。

超轻型卫星便携站

*整站指标:

采用一体化设计:由超轻型卫星便携站和便携视频会议平板终端组成;

内置波导缝隙天线、调制解调器、功放(BUC)、低噪放(LNB)、电池和天线对星调整结构;

尺寸:≤400×350×60mm;

重量:≤6kg(不含背包、便携视频会议平板终端);

内置电池:≥150Wh

调整方式:支持手动调节方位、俯仰、极化;

辅助对星软件:安卓系统,可实时显示天线方位、俯仰、极化,内置频谱仪,可配置调制解调器参数,显示当前信噪比;

工作环境温度:- 20℃~+55℃;

天线技术:采用波导阵列天线技术、低损耗小型化馈电网络技术;

工作最高海拔高度:5000m;

对星方式:手动辅助对星功能,内置简单频谱仪;

开机到稳定对星平均时间:≤5分钟;

防护等级:≥IP66;

射频输出功率:≥ 16W(42dBm);

便携视频会议平板终端传输图像:支持H.265和H.264,能实现720P高清图像传输,能接入消防救援局图像综合管理平台;

数据接口:10/100 Base-T以太网接口、Wifi接口;

入网标准:支持网管和业务双卫星通道,双发双收,可以接收消防救援局卫星主站网管信号,接入消防救援局卫星网卫星主站系统;

*卫星天线指标:

工作频率:发射频率:14.0~14.5GHz;

接收频率:12.25~12.75GHz;

天线增益:发射增益≥32.5dBi,接收增益≥31.5dBi;

交叉极化隔离度≥30dB;

极化方式:线极化;

收发隔离度≥85dB;

*功放(BUC)指标:

输入频率范围:950~1450MHz;

输出频率范围:14.0~14.5GHz;

本振频率:13050MHz;

发射杂散:优于-52dBc/4kHz;

输出功率:≥16W;

*低噪声放大单元(LNB)指标:

输入频率:12.25~12.75GHz;

输出频率:950~1450MHz;

本振频率:11300MHz;

噪声系数:<1.0dB;

功率增益:>55dB;

*基带传输设备指标:

频率范围:950MHz~2150MHz, 10 Hz分辨率;

数据速率范围:64kbps~5000kbps,步进1bps;

调制解调方式:BPSK, QPSK;

前向纠错方式:LDPC(码率:1/2、 3/4、7/8);

数据接口:10/100 Base-T以太网接口、WiFi 接口;

*内置双通道调制解调器,业务信道采用 FDMA(SCPC)技术,网管信道采用TDM/TDMA技术,可加入消防救援局国产卫星网管系统;

便携视频会议平板终端

摄像头:前后双摄像头(前置摄像头: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800万像素);

扬声器:内置扬声器;

麦克风:内置麦克风;

Wifi功能:支持802.11a/b/g/n/ac无线协议,双频(2.4GHz+5GHz);

主频:≥1.5GHz;

系统内存:≥4GB;

存储容量:≥64GB;

续航时间:≥8小时;

*软件要求:

视频推送:可接收图像综合管理平台推送的图像资源,以列表展现,支持视频浏览,视频关注;

视频监控:支持图像综合管理平台监控资源查找,资源关注,视频浏览,云台控制,语音对讲等;

视频会商:支持会议列表显示,可主动参会和邀请参会。支持会议模板,音视频广播,摄像头切换,会议成员显示,人员邀请或请出,文字讨论等会控功能;

视频回传:支持1路视频和定位信息实时上传图像综合管理平台,供视频指挥系统调度浏览。

辅助保障类

便携对讲机充电电源箱

*满足同时对8台对讲机或8块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兼容厚薄电池),总体充电能力≥20台次;

可根据电池状态,选择相应的充电流程;

对充电过程进行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智能监控;

具备充电极片短路、充电过程限压、限流、温度检测等多级安全保护功能。

便携式天线塔

*功能要求:用于应急现场通信设备天线、监控架高,可快速固定,支持自立固定,适用于城市硬质路面和野外软质地面架设

*兼容性要求:支持鞕状或棒状天线、云台摄像机、传感器、照明灯、高音号角等应急设备的升高架设;

折叠、收缩后可收纳于≤25×400mm(直径×高)的背包内,适合单人背负;

高度:≥5m;

抗风等级:≥10级;

工作温度:-20℃~+60℃;

重量:总重量≤10kg(含背包、固定附件等);

收纳展开:配备收纳背包1个,背包根据人体背部运动结构设计,适合长时间背负,2人可在10分钟内完成展开和架设。

兼容互通要求

以上所提关键应急通信装备中,语音通信类、图像传输类、综合定位类、卫星通信类装备应支持市场通用的接入标准及传输协议,能够兼容已购的各类通信终端设备。其中语音通信类装备中,窄带自组网基站应能支持标准PDT制式的新购或已购对讲机的接入;图像传输类装备中,宽带自组网基站应能支持新购或已购的各类摄像机、单兵图传通过Wifi、有线等方式接入;综合定位类装备中,生命体征监测装置应支持通过蓝牙接口与综合定位单兵终端互通,综合定位单兵终端、综合定位信标、综合定位平板终端之间通过标准无线协议互通,并可通过公网或卫星通信网回传数据,同时,回传的数据对外提供http标准协议接口,用于智能指挥、一张图等系统调用;卫星通信类装备中,轻型/超轻型便携站的信号落地到消防救援局卫星主站,通过指挥视频实现互通,便携站之间不直接互通,接入卫星主站的便携站应支持TDM/TDMA(网管)+FDMA(业务)通信体制,支持BPSK、QPSK调制方式,支持LDPC编码及纠错方式。

同时,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开展装备建设时,应要求承建单位负责完成新购设备与已购设备的兼容性集成对接工作,实现充分利旧、节约投资。

建设要求

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参考关键通信装备层级化配备要求及关键装备主要技术参数在利旧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建制、任务量、辖区灾害类型特点等,确定本级装备配备标准,将其列为党委工程、主官工程,纳入2022年度预算予以保障,严格按程序规范、高效组织实施采购配备。

2022年7月底前各消防救援站至少完成1组综合定位类装备配备(含4台生命体征监测装置、4台综合定位单兵终端、2台综合定位信标、1台内攻登记装置,满足1个攻坚组内攻需要),2022年12底前总队、支队、大队、消防救援站完成其余综合定位类装备及其他关键通信装备配备

同时,各级消防救援队伍要加强此次要求配备通信装备的日常管理、训练使用及运维服务,将综合定位、语音和图像自组网、骨传导降噪耳机等装备融入接警调派和作战指挥全过程,规范应用模式,制定操法战法,形成管理规定,确保队伍快速形成战斗力、切实发挥装备效能,为应急救援实战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 :